媒體訪問及撰文2018-03-07T12:19:14+08:00

媒體報導、訪問及撰文

本頁載列陳陳思穎家庭治療師曾接受報章的訪問,及應邀於不同雜誌及刊物撰文的摘要

陳太應邀出席香港電台「瘋 Show 快活人」節日

瘋 Show 家庭秘笈 - 瘋 Show 快活人 主持人:梁繼璋、李麗蕊、馬小強 27 Jul 2023 星期四 12:00 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2/programme/crazyandhappy/episode/896521 照顧小朋友沒有一本通書教你該如何做,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方法,要摸索及學習。如果小朋友會中祖父母協助照顧,兩代之間,在照顧小朋友的方法丶管教方法及打理家務的都有不同的方法,如果協調不當就會出現問題。陳太在這節目中與你分享如何應對。 https://www.rthk.hk/radio/radio2/programme/crazyandhappy/episode/896521

By |31 7 月, 2023|Categories: 媒體報導, 影片, 親子, 講座相片, 陳太隨筆|0 Comments

婚姻治療師分享黃金法則化解婆媳糾紛改善關係

【湊得輕鬆啲】BB來了令「婆媳戰爭」升級  婚姻治療師分享「黃金法則」化解衝突 照顧小朋友不是一件輕鬆的事,老一輩及年輕父母之間容易因此發生矛盾,陳陳思穎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接受經濟日報 topick.hket.com 訪問,分享如何湊得輕鬆啲 https://video.hket.com/video/3005959

By |24 7 月, 2021|Categories: 媒體報導, 影片|0 Comments

Sammi原諒許志安專家讚有胸襟藝

信報 2019 年 4 月 19 日 Sammi 原諒許志安專家讚有胸襟藝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陳陳思穎讚賞 Sammi 表現,形容「好犀利」,能在如此短時間調整心情,給丈夫機會,成熟而有胸襟。陳太坦言,在她處理過的眾多婚姻問題個案中,沒多少婚外情個案能獲另一半包容和原諒。不過陳太坦言,一對夫婦在經歷婚外情挑戰 .... 全文請到信報網站閱讀: Sammi原諒許志安專家讚有胸襟 記者及撰文: Rebecca Sun

By |19 4 月, 2019|Categories: 媒體報導|0 Comments

香港專業輔導協會工作坊

家庭個案研習工作坊 陳太應香港專業輔導協會邀請,分別於 3 月 12 日 及 19 日 晚於浸會大學舉行《家庭個案研習工作坊》,出席者均為輔導員,教授,醫生及心理學家。工作坊是基於真實個案 , 示範如何以家庭介入方式對個案作出分析診斷 , 制定治療步驟與計劃 , 亦會即場以角色扮演形式示範技巧 , 每次兩至三個個案之學習 , 參與者也準備不會顯示案主身份的個案 ,在工作坊中分享和分析。 (工作坊詳情請參閱香港專業輔導協會網站) 陳太是香港專業輔導協會認證輔導員及認可督導 (H.K.P.C.A. Fellow and Certified Counselor,H.K.P.C.A. Approved Supervisor)

By |12 3 月, 2019|Categories: 媒體報導, 陳太隨筆|0 Comments

結婚買樓的決定影響未來婚姻關係及幸福

香港 01 2019年2月14日 【買樓情侶】岳丈資助港男置業 女友失蹤:買樓後才恐懼婚姻 婚姻輔導員:應否接受父母出錢? 陳陳思穎:「其實點解會唔講清楚。」她說婚姻,二人成為一體,「像兩舊鐵溶在一起。」婚姻亦是赤裸,是身心靈的赤裸,「有啲個案,係唔知對方揾幾錢人工。唔能夠透明地分享一切,唔透明,點樣維繫夫妻關係?」 她更提醒時下男女,結婚不是為了申請公屋和買樓。她說,買樓是其中一個事情,反映雙方價值觀、處事方式、性格。今時今日,因為買樓而令戀愛或婚姻亮起紅燈,是否已成普遍現象?陳陳思穎舉一個情侶衝突的常例:「一個話買,另一個話唔買。」大部分有經濟能力的男女,都沒有置業與否的煩惱,「反而有啲人明明有能力,死都話唔要做樓奴,唔理智,就要同佢哋分析。」 全文請到 HK01 網站閱讀: 【買樓情侶】岳丈資助港男置業 女友失蹤:買樓後才恐懼婚姻 記者及撰文:陳芷慧

By |15 2 月, 2019|Categories: 夫婦關係, 媒體報導|0 Comments

管教的藝術

滙基書院(東九龍) TSP 通訊 2016年 第21期 『管教的藝術』 每當我被邀請講一些親子講座,主席都會客氣地介紹陳太是什麼什麼專家。然而在這十五年照顧及管教兩個女兒上,對這個專家稱號越來越感到受之有愧。藉著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在管教上的一些成功例子,一些掙扎位及一些需要在努力的地方,希望能與家長互勉。 PDF通訊下載網址 (第五頁): http://www.uccke.edu.hk/about-uccke/publication/tsp-com-issue-21/

By |1 8 月, 2016|Categories: 媒體報導, 親子|0 Comments

復婚專題文章

晴報 2012年6月21日 「怕做剩男女 復婚普遍」 做足心理準備 相愛容易相處難,夫婦決定復婚前,必須做好心理準備。鄒凱詩說:「很多夫婦因第三者介入而離婚,受傷害的一方難免有陰影,會經常抱懷疑態度揣測對方。犯錯的一方要有心理準備接受測試,努力證明自己已改過及反省,另一方亦要學懂接納及寬恕。」 由於夫婦關係曾出現裂痕,她認為復婚前最少應花半年至一年觀察及溝通,有需要的話可尋求朋友或專業人士協助。若雙方問題仍未解決就倉卒復婚,再度離異的話會加深當事人及家人的傷害。婚姻及家庭治療師陳陳思穎表示,復婚是兩個成年人的決定,親人應尊重他們的意願,不應過分干涉二人的婚姻。 記者:李宛婷、翟秀娟

By |21 6 月, 2016|Categories: 夫婦關係, 媒體報導|0 Comments

Health Golden Era 白頭如何偕老

周報周刊 第2383 期 2014年7月12日 『Health Golden Era 白頭如何偕老?』 陳太建議夫婦要一直灌溉彼此關係,彼此能同步成長很重要。"我們都得明白,人會,亦需要不斷成長,即使到四五十歲都要成長。每個階段謙卑反省自己可有不足,正視問題、負自己的責任,夫婦才能一起面對問題。

By |12 7 月, 2014|Categories: 夫婦關係, 媒體報導|0 Comments

詳細了解更多關於陳太的資料,如果你是用手機瀏覽,請按本面頁面最頂右上方的三劃綠色線。

Go to Top